一份耕耘,两项荣誉:我校“挑战杯”国赛载誉而归
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南京大学圆满落幕。
本次竞赛中我校参赛作品获国家级奖项2项,其中主体赛获得二等奖1项,“人工智能+”专项赛获得三等奖1项。

团队总决赛合照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吕辉指导参赛团队
我校高度重视本次 “挑战杯” 赛事,经竞赛宣传、院级初赛、校级复赛等多轮严谨筛选,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慧造视界 —— 面向光器件制造的 AI 智能质检一体化系统》项目成功入选 “人工智能 +” 专项赛,《智检之眼 —— 首创眼球随动交互 AR 列车检修规程化设备》项目则跻身主体赛终审决赛;备赛期间,校领导多次深入项目团队一线,针对项目答辩准备工作精准提出意见建议,为参赛师生提供全方位支持与指导,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吕辉更亲自带队赴南京参加主体赛终审决赛,全程观摩赛事并为队伍鼓劲,助力参赛队伍最终脱颖而出、斩获佳绩。
获奖项目介绍:2025年度“挑战杯”主体赛智检之眼首创眼球随动交互AR列车检修规程化设备。
针对列车检修漏误率高、效率低、故障处置难的痛点,团队首创定制化智能辅助检修头戴式 AR 设备。以俯仰角校正技术、AR-Pulse协同视觉增强检测技术,全链路四矩阵麦克风瞳孔定位缺陷检测三大核心技术,突破传统局限,实现 0 漏误检,消除视角盲区,检修效率提升 10 倍,推动行业从 “经验依赖” 向 “智能精准” 转型,为轨道交通运维提供可推广的智能化方案。
团队成员:陈文昌、陈敏智、贺雨萱、揭润琳、丁晨冉、曾玉鑫
推荐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指导老师:王海军、邱长春
研究方向:列车检修AR辅助设备获得奖项:主体赛全国二等奖
慧造视界面向光器件制造的AI智能质检一体化系统


“慧造视界”是一款面向光器件制造行业的智能质检一体化系统,结合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专注于解决BOSA等光通信核心器件在管脚角度与高度方面的质量问题。系统集成OpenMV嵌入式视觉平台、CNN图像识别算法以及MCP模块化通信协议,能够实现缺陷的实时检测与结构化分析,提供高精度、可追溯的自动化检测方案。
团队成员 :王泽 罗豪 熊谦 陈清果 胡博康 唐铭昱
推荐学院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指导老师 :宋婉娟 余慧 陈淑琴
研究方向 :“人工智能+”工业制造
获得奖项 :“人工智能+”专项赛 全国三等奖
我校共申报项目253项,2043名学生参赛、278名教师参与指导,前期省级竞赛中16个项目斩获佳绩,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
此次全国赛获奖,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扎实的学术功底与突出的科技创新能力。未来,学校将持续完善科技创新育人工作体系,激励更多青年学生投身科技创新实践,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青春不止,挑战不息!学校将持续深化“挑战杯”等竞赛育人实效,聚力科教人才一体培养以青春之姿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