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网站首页
机构设置
部门简介 部门分工
党建工作
合作发展
规章制度 合作平台 成果转化
校友会
总会简介 组织机构 规章制度 校友组织 联系我们
校友服务
校友卡申领 找校友 校友互联 档案查询 证书补办
校友风采
校友芳华 校友抒怀 校友企业
校友活动
基金会
爱心捐赠
筹资项目 捐赠方式
下载中心
校友期刊

  • 党建工作
  • 下载中心
首页  新闻动态  合作发展动态

艾红红:百年变局中的新闻职业及其制度建设

发布时间 : 2025-03-22 浏览次数 : 19

(通讯员 鄢柠宁)3月21日下午,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艾红红应邀到访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新传院”),在1号楼1607多功能报告厅作题为“百年变局中新闻职业及其制度建设”的学术报告。本次活动由新传院党总支书记徐晓主持,副院长陈欣、部分教师代表及百余名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上,艾红红以历史发展为脉络,讲述了报刊时代到广播电视时代的新闻职业与其制度建设,以及当今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时代,新闻职业与制度所面临的挑战。她从古罗马《每日纪闻》、中国邸报的“特权属性”谈起,指出“新闻业的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伴随职业伦理的重构”。在论及19世纪报刊竞争时,她以《泰晤士报》与黄色小报的博弈为例,强调“专业精神是新闻职业的立身之本”,并引用普利策“准确、准确、准确”和黄远生“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准则,阐释了新闻人跨越时代的核心素养。

而面对广播电视时代信息的快餐式传播,艾红红指出,新闻业在这一时期经历了一次职业转换的重构,即时性传播与媒介赋权让新闻工作者从“幕后”走向台前,报刊记者也开始深入现场并进行文学化报道。进入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时代后,新闻职业面临着更深刻的变革:自媒体消解了职业记者的“特权”,虚假新闻与算法推送冲击信息生态,但各国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监管以及对虚假新闻的监管与惩处上,从未停下脚步。

谈及新闻职业的未来,艾红红提出“守常”与“通变”并重的理念:“‘守常’是守住真实、客观、公正的底线;‘通变’是拥抱技术,成为知识整合者与价值引领者。”她以成舍我“德智兼修、手脑并用”勉励在场学生,呼吁青年新闻人“在流量至上的环境中,不做‘新闻工人’,而做‘真相的守望者’”。

互动环节上,学生提问到“对于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们又该如何把书本上的内容运用到实际中来?”

对此,艾红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大家都知道,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以及摄影,是新闻人最基础的能力,而新闻专业的核心便在于对这些技能的培养。在这之中,写作能力堪称重中之重,唯有熟练掌握写作技巧,才能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以精准且流畅的文字将其报道出来。当然了,不仅要会写,更要善于表达,这样才能在新闻领域站稳脚跟。”

讲座最后,陈欣总结道:“希望大家从今天的艾教授精彩的讲座中有所收获,作为未来的新闻人,须保持对时事敏锐的感知力,时刻关注新闻行业的发展趋势,既要主动破局,又要万变中求不变,坚守求真的初心,如艾教授所说,持续挖掘新闻职业的不可替代性。”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129号 邮编:430205

版权所有©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鄂ICP备 05003309号

在线捐赠
校友会公众号
校友之家小程序